每年的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连日来,全国各地流感病毒活动逐渐增多。 “根据我国流感预报数据,今年流感可能会比往年提前到来。” 11月1日,在流感季节全球综合旅行福利行动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东在解读我国流感防控现状时这样说道。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发生 10 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其中 3 至 500 万例为重症。季节性流感每年在世界各地发生,可导致约 290,000 至 650,000 人死亡。 “从监控来看国家流感中心环比数据显示,南北疫情存在差异。 “南方地区,近一周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人群流感核酸阳性率已超过10%,标志着流感季节的开始。”李彤此前表示,北方地区疫情水平仍较低,与往年持平或略有上升。但流感疫情和暴发疫情正在学校、幼儿园发生,预计11月中旬流感季节可能开始。李彤曾介绍,目前监测的主要流行毒株是甲型流感H3N2 与去年的甲型 H1N1 流感不同,该毒株的突变更为复杂,使得 vflu 疫苗的预防流感效果可能略低于 H1N1。此外,老年人和儿童感染后的症状可能更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化程度将会提高。今年流感防控总体压力可能比去年更大。研究表明,国际旅行是流感全球传播的驱动因素之一。北半球的流感季节是每年10月至2月,周边国家和旅游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也处于流感季节。 “今年全球流感活动开始较早,我们已经宣布季节到来。韩国10月17日发布流感警报,欧洲多国流感病例数也大幅增加。日本的流感预报数据显示,今年流感可能会比往年提前到来。”李彤曾表示:专家表示,流感绝不是“大感冒”。您面临的风险更大,尤其是当您因旅行而疲劳且免疫系统较弱时。在国外,流感感染的健康风险更加困难医疗保健系统和语言不熟悉,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幼儿、孕妇和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来说,感染流感的风险较高。流感可引起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通常不超过5%,大部分地区只有2%到3%。这种现象源于公众对流感的误解。很多人把流感等同于普通感冒,认为没有必要接种疫苗。甚至认为儿童、成人等弱势群体只需一种抗体就可以生存,而忽视了重病或死亡的风险。”李东还表示,同时,部分公众对疫苗的有效性抱有过高期望,认为接种疫苗后应该不会生病。然而,流感疫苗的平均保护率是大约 50%,如果您在接种疫苗后仍然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那么您实际上可能感染的是感冒病原体,而不是流感。此外,疫苗必须达到一定的吸收率才能构成有效的疫苗接种方案。这种对有效保护的理解并不普遍。 “很多人把流感和感冒混为一谈,生病后才吃感冒药,甚至依赖抗生素治疗,忽视了特效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李彤曾指出,出现症状后48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应及时实施奥司他韦、马巴罗沙韦等抗流感病毒治疗。马巴洛沙韦是一种新机制,可阻止病毒复制。全程一次摄入,即可减少体内病毒,有助于康复。(论文)